|
11-08 2022 教育部举行全国高校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部署会暨师生巡讲团成立仪式确保学习巡讲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本报北京11月7日讯(记者 高毅哲)今天,教育部举行全国高校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部署会暨师生巡讲团成立仪式。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出席会议并讲话。怀进鹏指出,党中央对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提出明确要求、作出系统部署,要求广泛开展面向基层的宣讲活动。教育系统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 11-08 2022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笔谈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深刻阐释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明确了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战略任务,为新时代教育改革... 11-08 2022 ■二十大代表在基层本报讯(记者 陈欣然)“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并强调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近日,党的二十大代表、国网天津滨海供电公司配电抢修班班长张黎明走进天津职业大学,与师生分享参会感受和学习体会,并与该校教师、国家级技能大师、全国模范教师李建国一起为全校师生带来一堂精彩的工匠大师课。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习近... 11-08 2022 日前,由中国科协、教育部共同组织实施的2023年“英才计划”正式启动,此次实施范围进一步拓展,培养高校增至58所,覆盖25个城市,计划培养1700余名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入选的中学生将在著名科学家指导下,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基础学科领域体验为期一年的科学研究,感受名师魅力,体验科研过程,从而提高创新能力,树立科学志向。实施“英才计划”的意义是多向度的。如今,全方位谋划基础学... 11-08 2022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阐明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特征和本质要求,是引领复兴、兴党强国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的集中体现。湖南省教育系统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政治任务,将迅速掀起学习热潮,切实做到从政治上看教育、从民生... 11-08 2022 ■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质量建设① 开栏的话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发出《关于做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的通知》,对各地“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提出系列规范要求。为全面了解“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推动职业院校落实此项工作,本报特邀参与标准制定的专家,对标准内容和通知要求进行详细解读。近日,教育部印发了以《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以下简称“‘双师型’标准”)为主要内容... 11-01 2022 党的二十大报告向世界郑重宣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的阐释,形成了包括“五大特征”“九条本质要求”“五条重大原则”等在内的完整理论体系。我们必须深刻领会、系统把握,在全面学习、全面理解、全面落实上下功夫,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关... 11-01 2022 连日来,教育系统掀起了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第三期教育部直属系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暨第六十七期高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们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和教育相关的内容认真思考,形成了一批学习成果。本报特选取部分学员的学习体会予以刊发,敬请关注。——编者“五个着力”培育新时代“大先生”中央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雷洪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 10-30 2022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张欣)日前,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学习研讨暨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会在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北京市朝阳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形式参会,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并开展集体备课。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廖祥忠出席研讨会并领学。廖祥忠充分肯定了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开展集体学习备课对于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贯通建设的重要意义,他从融什么、如何融、... 10-30 2022 【二十大时光】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任务指向新伟业。“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庄严宣示。这一最新论断标注了中国最新的历史方位,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振奋人心、催人奋进。会内会外,掀起热议。中国式现代化是一条走得对、... 10-30 2022 【大会聚焦】面向新征程,职业教育不仅大有可为,也大有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指出:“不能瞧不起产业工人。我们建设现代化,就要抓制造业,搞实体经济。一定要转变观念,大力培养产业工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表述,教育系统和企业界的党的二十大代表对... 10-30 2022 【二十大时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高校书记、校长们听后倍感振奋,从教育工作和科研创新出发,思考如何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为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贡献更大力量。 党的二十大代表、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 10-30 2022 【二十大时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何为学习型社会,党的二十大报告为什么要提出建设学习型社会,教育数字化将发挥什么作用?围绕这些问题,与会代表和会外专家展开热议。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北京)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荣怀认为,“学习型社会最突出的特点是,学习对象全覆盖、学段全覆盖,支持多样化的学习模式... 10-30 2022 【代表手记】10月16日上午,我作为一名来自教育基层的党员代表,在人民大会堂现场聆听了党的二十大报告。报告高瞻远瞩,催人奋进,具有很强的时空穿透力、理论说服力和心灵震撼力。在这个历史性、开创性的时间节点上,有幸成为一名亲历者和见证者,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过去十年,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上持续用力,教育普及水平实现... 10-30 2022 口述者:党的二十大代表、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第二中学教师刘立华■听见二十大 代表声音笔记融媒报道你好!我是党的二十大代表刘立华,是一名物理教师。10月16日,我有幸在人民大会堂聆听了党的二十大报告,现场掌声一次次响起,让我久久难忘。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十年来教育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期待党和国家未来五年的美好蓝图一步步落地。而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我也更加强烈地意识到,学习、宣传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是我... 10-30 2022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家庭教育直接关系到家庭家教家风的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还特别要求,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教育的系列重要讲话,为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指... 10-29 2022 一位小学教师和她的学生们。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深受广大教师和区域教育管理者的关注。《意见》提出不再在国家层面对高、中、初级岗位结构比例作统一规定,而是在明确合理配置要求的基础上,授权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分学段、分类型科学设置教师岗位结构,适当优化调整中小学岗位结构比例;中小学岗位实行... 10-29 2022 10月29日,“全国科学教育暑期学校”中小学教师培训总结暨特色科学教师研修班启动会在北京举行。为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协同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全面总结2022年“全国科学教育暑期学校”工作成效与经验作法,启动“特色科学教师研修班”试点,持续提升教师科学素质,全面助力改进科学教育,大力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孙尧同志,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周琪同... 10-26 2022 尽管家庭教育的主要责任在家庭,但确有需要时国家和社会应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从而保证孩子健康成长。本期聚焦日本如何通过家庭教育支援队伍为家庭教育提供专业支持,以期给我们带来一些新启示。—日本政府认为,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出发点。日本在2006年12月修订的《教育基本法》中明确规定,国家和地方公共团体在尊重家庭教育自主性的前提下,应努力采取必要措施,为... 10-26 2022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的关键课程。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强调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三个关键”既为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也为推动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提供了根本遵循。思政课要“重视”思政课在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 |